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深度关注|新工体亮相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瞿芃 左翰嫡 侯颗
4月15日晚,2023赛季中超联赛揭幕战在改造复建后的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沉寂两年多的球场,被现场4万多名观众的热情重新点燃。
1959年,作为“首都工人阶级向新中国献礼工程”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建成,成为新中国首个大型综合性体育场,也是北京首批“十大建筑”之一。60多年后,工体完成由综合性体育场向专业足球场的转变,在“传统外观、现代场馆”理念的指引下,以熟悉的样子归来。
步入工体北门,遥望场馆,朴素的清水混凝土外立面庄重典雅,呈现出移步换景的光影质感。
“新工体真的强。”与记者交流过程中,从海淀区赶来的球迷小邢竖起了大拇指,“新工体从外观到内场实现了全面升级,特别是坐在前排,感觉到与场上球员的距离前所未有的近,观赛体验特别好。”
“新工体秉承‘传统外观、现代场馆’的设计理念,保持了原有的椭圆形外观、外立面形式和比例、特色元素三个不变,按照上世纪50年代的标准,恢复为一个开阔舒朗的空间。”中赫工体(北京)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鹏说,通过3D打印技术,老工体的窗花也被1︰1复刻还原。
重塑传统外观,现代科技发挥了大作用。据介绍,施工过程中,清水混凝土团队遇到一个难题——新工体主体结构空间大、曲面多,为了完美呈现清水效果,需要极为精细的模板加工。为此,团队将配模排布、平整垂直的接缝要求细化到每一对螺栓孔,所有相接点都精细到毫米级,还研发出6台基于数控机床改制的模板加工设备,可以进行最大误差值不到0.1毫米的精准切割,比传统木工工效提升10倍以上。
留存历史风貌的同时,新工体完成了功能体验的全面提质升级。进入体育场内部,最为直观的是看台区域的变化,原有的2层“盘形”看台被改造为可容纳6.8万个座椅的4层“碗形”看台,取消环形跑道后,观众与运动员的距离进一步拉近。记者注意到,卡塔尔世界杯球场看台下的环形LED屏幕,也同样出现在新工体,烘托出现场热烈的观赛氛围。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标准专业足球场,新工体在配置上对标欧洲主流球场,引入了众多满足世界杯办赛标准的软硬件设施。”宋鹏说,场馆南北两侧新增了300平方米的大屏幕,尺寸和清晰度全面升级,采取内倾30度的安装方式,保证现场各个角度观众的观看体验。
观众席上方,横跨着一座南北向长273米、东西向宽205米的钢结构穹顶。“新工体的钢罩棚将观众看台全覆盖,球迷冒雨看球将成为回忆。”北京建工集团工体项目经理李欣介绍,通过使用三维摩擦摆隔震支座,减小屋盖结构的温度作用,地震作用可减小80%以上,也大大节约了钢材。
内藏玄机的还有比赛场地。在主体结构大小不变的前提下,新工体采用了更加陡峭的看台坡度,为观众带来更佳观赛视野,也使得球场草坪实际处于地平面以下10余米的位置,成为全国第一例“地下绿茵场”。
“为确保更优的通风、光照以及排水条件,项目团队搭载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模拟草坪与多专业交互施工现场,让四季常青的草坪在精密的数据矩阵中走入现实。”李欣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让“现代”二字真正融进了这座“智慧场馆”的内核。据介绍,在5G、区块链等数字科技的赋能下,新工体引入元宇宙概念,打破物理空间局限,重新定义“在工体看比赛”“在工体开演唱会”和“在工体享受生活”,将面向全球举办千万级观众同时参加的数字演唱会和电竞大赛等活动。
“第一次去工体看球还是15年前,当时纯粹是看球。现在去工体,不仅为了看球,也是冲着新工体的设计理念和科技元素去的。”家住丰台区大红门街道的球迷老杨告诉记者。
记载了中国体育和文化的潮流涌动,也凝聚着北京城市精神和百姓记忆
作为新中国首个大型综合性体育场,工体见证了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也承载了几代人的情感记忆。
1959年8月31日,工体竣工。13天后,第一届全运会在此开幕,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会,1万多名运动员参与其中。
60多年来,工体先后承接了第一、二、三、四、七届全国运动会。作为中国国际体育交往的桥梁,工体还承接了1990年亚运会、1994年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4年足球亚洲杯、北京2008年奥运会男女足的部分比赛等国内外体育赛事。1961年2月,为举办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工人体育场西侧又建成了可容纳1.5万人左右的工人体育馆。
“从第一届全运会开始,工体见证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它的草坪和舞台也记录了时代的变革。”北京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海滨说,在当时,工体不仅承载了展现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努力的功能,还向全世界展现了蓬勃向上的中国形象。
北京球迷协会会长王文第一次去工体看球,是在1972年的夏天。“当时国内还没有职业联赛,那场比赛是中国队对阵智利队,能容纳8万人的工体爆满,汗水与欢呼声交织一片。”王文回忆。
1994年,中国职业化足球联赛启动,俱乐部制全面推行,足球比赛也开始有了“主客场”之分。1996年,北京国安队将主场搬到工人体育场。“从1994年到1996年,国安在工体先后战胜过英国阿森纳、意大利AC米兰、巴西弗拉门戈等国际强队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当时还传出过一阵‘工体不败’的说法。”王文说。
20多年来,王文几乎没有落下过国安队在工体的任何一场比赛。在他眼中,工体的看台比球场更令他牵绊:“有人把工体称为北京‘最后的四合院’,早些年,工体的看台是水泥板铺上木条,人挨着人坐,球迷到场总是很早,先跟前后左右聊聊天,就像大杂院里亲密的邻里关系。”
对工体印象深刻的不只是北京球迷。1996年,大学刚毕业的于大立从山东来工体看球,当时就被这座建筑宏伟磅礴的气势所震撼。
“6.5万个座位,比当时的山东省体育场几乎大了一倍。”于大立说,比赛中球迷整齐呐喊产生的巨大声浪令他印象深刻,此后每隔几年,他都会来工体看一次球,“在一场又一场的球赛中,球迷和球场产生了越来越深的情感连接。”
作为大型体育比赛场馆和演艺活动场地,工体在改造前已累计举办数千场各种体育和文化活动,为推动首都体育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数十年岁月沧桑中,工体记载了中国体育和文化的潮流涌动,也凝聚着北京城市精神和百姓记忆。
“尽管北京之后建起了鸟巢、水立方、奥体中心,但在老北京人的心中,哪个场馆也无法取代工人体育场的地位。”王文说,这里开始了最早的体育赛事,留下了球迷们的欢笑和泪水,它离老百姓的生活比很多其它建筑更近。
从老工体到新工体,不只是硬件上的改造升级
中场休息时,几组小号球门被放置在球场四角,身着红、蓝队服的32名青少年足球爱好者在现场观众注视下,8人一组展开对抗。每一次精彩的传球和射门,都收获了热烈掌声。
“这是北京市足协组织的中场展示活动。孩子们在比赛间隙踏上工体草皮,真实感受顶级联赛氛围,接受现场球迷喝彩,很可能成为一辈子的骄傲。”杨海滨告诉记者,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让他相信,这是足球该有的样子,也是足球文化的魅力所在。
接受采访期间,杨海滨一再表示,从老工体到新工体,绝不仅仅是硬件上的改造升级,而是文化、理念、管理等全方位创新重塑。
“比如,老工体的看台与球场之间有个防抛网,是为了防止球迷向场内抛掷杂物的。新工体建设期间,我们就挂不挂防抛网开了五六次会研究,最后决定不挂,我们对球迷素质的提升有信心。”杨海滨说,除了减去防抛网、隔离板等设施,他还希望将来能够不再区分主客队球迷看台,让天南海北的球迷都能在新工体找到归宿感,找到家的感觉。
除了足球比赛,新工体也从多个方面与首都群众的生活产生着联系。
近日,由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体育局共同主办的首都职工工间操千人展示活动在新工体举行。北京燕山石化和平谷区总工会职工代表队展示了自创自编的工间操和健身舞,各区、各行业的25支代表队的1500名职工齐做第九套广播体操。这是新工体落成后的首场大型职工群众性体育活动,拉开了新工体作为首都重要文体活动阵地的序幕。
“专业化的体育场馆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基础设施,新工体将为推广足球运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营造群众体育氛围提供新的动力。”杨海滨告诉记者,北京市体育局将充分利用新工体这个载体和平台,挖掘体育行业的潜力和活力,引导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普及全民运动理念,培育体育培训、体育传媒、体育制造等体育产业体系,将新工体打造成综合性地标。
李欣介绍,作为国家“十四五”北京市重点文化体育项目,新工体不仅将成为一座科技含量高、专业属性强的世界级专业足球场,还将变身为开放式无围墙的城市大公园,再现1959年建成初期庄重大气的空间格局。“地上仅保存足球场一个单体建筑,其他地方全部建设为城市体育公园,包括专业级健身跑道以及可进行多种运动的体育场地及设施,极大地丰富市民体育文化和休闲娱乐生活。”
宋鹏补充说,改造复建后的新工体,将在球场周边打造10万平方米城市公园和3万平方米人工水系,成为一座融汇丰富业态的城市公园综合体,“就像每个家庭的会客厅一样。”
“未来,新工体既传承历史,担当群众体育服务职能,又将以球场运营为核心,以公共空间、商业空间和数字空间为载体,逐步形成创新型的文、体、商、旅产业共融发展模式,首都北京的城市地标、文体名片、活力中心将以崭新的面貌回归大众生活。”北京职工体育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立冬说。
比赛结束,夜色已深,退场的球迷依旧热情不减。走出工体大门,一位球迷感慨:“工体回来了,中超回来了,一切都回来了。”